這是描述信息
資訊分類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
最新技術
02-15

氫能無人機上崗,護航冬奧供電安全

? ?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前夕,在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張北和延慶2大基地,8位身材輕巧的“電力保鏢”正式上崗,對風機、光伏板、500千伏高壓線路等關鍵輸電場景開展巡檢,保障冬奧期間供電安全。 ? ? ? ?這8位“電力保鏢”,是由未來科學城能源谷入駐企業——中國商飛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國商飛北研中心”)研發的復合翼、固定翼、多旋翼3款氫能無人機。此次正式上崗作業,標志著新能源無人機從研制期走向示范運行。
02-15

里程碑!國產漂浮式激光雷達測風設備獲得重大國際突破

? ? ? ?極星風力發電網訊:北極星風力發電網報道:據悉,國內知名漂浮式激光雷達測風設備供應商江蘇憬知夢藍科技有限公司與國際海上風電龍頭企業沃旭能源(?rsted)于近日簽署了全球框架協議,標志著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漂浮式激光雷達測風設備正式進軍國際市場,參與到全球市場競爭中。 ? ? ? ?江蘇憬知夢藍科技有限公司由業內一群經驗豐富的電信、軟件、機械工程和風電專家于2019年創辦,該公司目前聚焦在設計和生產海上漂浮式激光雷達測風設備(Floating LiDAR System),服務于海上風資源精確評估及風機功率曲線驗證等場景。經過持續不斷地研發和創新,該產品質量穩定、性能優異,各項指標均達國內外先進水平,目前已獲多項相關專利。產品已長期應用于我國遼寧、上海、福建、廣東、廣西等地的海上風電項目,并經歷數次臺風及大浪的洗禮,可適應各地極端海洋環境,年度數據完整率可達98%以上,數據完整率和質量均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 ? ? ?2022年1月,該公司成功獲得了毅達資本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如今通過與國際風電龍頭簽訂全球框架協議,正式邁向國際市場,這也是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漂浮式激光雷達測風產品在國際市場首次亮相,實現了我國海上測風行業里程碑式的突破! ? ? ? ?過去的十年,我國新能源行業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為“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強大力量。江蘇憬知夢藍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中國新能源產業的一份子,期待其設備在國際競爭中能脫穎而出,成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的一張新名片!
02-15

江蘇昆山供電推進數字化轉型及國際領先配電網建設

? ? ? ?北極星輸配電網訊:2月10日,江蘇省昆山市供電部門召開虎年新春“第一會”,第一時間貫徹落實昆山“新春第一會”要求部署,會上部署了35項數字化轉型重點工作任務和27項配電網管理、建設和運維提升工程。 ? ? ? ?國網昆山市供電公司的以“配電網設備狀態智慧感知、信息互通共享,配電自動化終端“三遙”(遙感、遙測、遙控)、配電站房等設施“‘近零炭’多端融合”為主要特征的國際領先縣域配電網,對于地方經濟社會和民生改善的最直接體驗就是“不停電、少停電”。 ? ? ? ? 國網昆山市供電公司把“國際領先縣域配電網就是最優營商環境”“不停電、少停電就是最好服務”當成兩項使命貫穿于全部門、全員工、全環節和全過程中。17次位居中國百強縣市榜首的昆山,擁有百萬家市場主體,2021年規上工業總產值躋身“萬億俱樂部”,進出口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931平方公里的城鄉布局有12658座公用配電站(容量823萬千伏安)和6275座配電所柜,配電網線路及設備規模在線路數量、線路長度、配變數量、配電站所(配電所、開閉所、環網箱)數量分別占蘇州市的16.78%、15.92%、15.55%、23.03%,其中,戶外環網箱占比高達35.13%。超過9190公里長的配電線路,直接為1.26萬戶市場主體和98萬居民家庭提供穩定可靠的用電。建設好、運維好配電網成為扛起“保供”使命、推動能源轉型的最好抓手,包括配電網設備數字化改造、配電線路自動化覆蓋等工程在內的智能化和自動化運維、檢修管理投入,迫在眉睫。 ? ? ? ?昆山在江蘇省全面現代化標桿城市建設中,“新城市、新產業、新賽道”戰略部署,新型電力系統應用推廣,新能源的高比例并網,電力電子技術、電力數字管理技術和儲能技術應用,均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此外,發用電一體化的“產消者”在昆山大量涌現,光伏、儲能等大量分布式能源向配網深度滲透,國網昆山市供電公司探索國際領先的縣域配電網建設,進行電網數字化轉型,有針對性地適應能源轉型的趨勢。 ? ? ? ?據介紹,國網昆山市供電公司正在推進的數字化轉型、國際領先縣域配電網建設,還包括貼近民生的“水電氣信視”報裝并聯審批、大規模源網荷儲友好互動系統拓展、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拓展、“開門接電”示范區、配電網主動搶修、“低碳、優政、興業”能源數據應用場景建設等35項數字化轉型重點任務,年內專項資金投入超過3億元。 原標題:昆山供電推進數字化轉型及國際領先配電網建設
02-15

新疆新能源發電應用AI技術 風電功率預測準確率提升

? ? ? ?中新網烏魯木齊2月14日電 (胡培根)2月14日,從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獲悉,新疆應用人工智能(AI)等10余種算法進行新能源功率預測,相當于新能源發電有了“天氣預報”,可以隨時掌握未來一段時間新能源出力和電量情況,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消納。 ? ? ? ? 長期以來新能源發電功率不穩定、預測難度大,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帶來挑戰。新能源功率預測的準確性是其中關鍵因素。功率預測準確率越高,越有利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 ? ? ?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投入220萬元建設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并將AI等技術應用其中。2021年9月17日,新疆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正式上線,嘗試應用AI等技術深度挖掘電氣運行數據與風光資源數據。 ? ? ? ?AI等技術融入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可以根據新疆地形、風光資源、發電特性等差異,對小風天氣、強風天氣分別采用不同的預測策略,更加精細化建立預測模型,提高功率預測準確性。 ? ? ? 應用AI等技術以后,新疆風電功率超短期、短期、中期預測準確率分別達到96%、92%、81%,超過國家標準,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光伏發電功率各期預測準確率達到98%左右。 ? ? ? ?目前,新疆已有618家新能源場站接入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并應用AI等技術進行功率預測。數據顯示,風電功率預測準確率達96%,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投運以來,多消納新能源電量8.6億千瓦時。 ? ? ? ? 據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水電及新能源處副處長李國慶介紹,應用AI等技術的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功能非常強大,不僅能夠為電網發展規劃、各類電源發電計劃提供準確數據支撐,還能科學優化輸變電設備和常規電源的檢修計劃,擴大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提升新疆電網新能源的消納水平。 ? ? ? ? 新疆具有突出的自然資源優勢,風能資源儲量、太陽能年輻射總量均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新疆加快“三基地一通道”建設,不斷加大新能源開發力度,持續加大科技投入攻克關鍵技術,解決新能源“大裝機、小電量”“發電功率不穩定”等難題,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建設,促進新疆新能源的高質量發展。
08-27

永泰能源完成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 技術革新助力新能源發展

近日,永泰能源旗下張家港沙洲電力有限公司(簡稱“沙洲電廠”)成功完成了4號機組靈活性技術改造項目,能夠有效提高機組的利用小時數和經濟效益,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08-27

湖北電網迎來無人機自主巡檢新時代

通過人機協同工作模式,利用搭載著激光雷達的空中無人機,短短11天,來自輸電檢修中心的“高空”團隊就完成了武吉一二回共計189基桿塔的驗收工作?!斑@種M600型無人機掛載的激光雷達精度可以達到厘米級,這樣的建模精度針對線路通道驗收工作已經綽綽有余?!睙o人機班副班長劉興東說:“飛機起飛后,可以全方位捕捉線路通道80米范圍內的3D影像,配合走線的驗收人員,就能將新線路的缺陷一網打盡,不留死角!”
08-27

東方造!國內誕生首臺投運單機6MW級陸上風機!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6月22日14時47分,東方電氣風電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5S-172型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并網發電,這是我國首臺投入運行的單機容量達6兆瓦等級的陸上風力發電機組,也是目前國內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大的陸上風電機組。其成功并網發電,標志著我國陸上風電正式步入“6MW時代”。
08-27

機器人首次在世界首條新能源通道帶電作業

科技日報西寧訊(記者張蘊 通訊員謝莉蓉 張璞 朱毅然)6月17日,海拔3500米的青海省黃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國網青海檢修公司在線路帶電情況下,使用機器人順利消除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青豫線)上的2處缺陷。這是青豫特高壓工程投運以來首次開展線路帶電作業,是國內首次使用機器人修補±800千伏線路地線斷股,也是國內首次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開展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標志著我國帶電作業技術和實踐取得新突破。
上一頁
1
2
...
6

聯系信息

聯系電話:010-56077032
公司傳真:010-86954232
企業郵箱:cebasst@126.com
公司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西四環南路101號創新大廈3層3020室

這是描述信息

關注我們

Copyright?2019  匯訊網電力協作平臺  版權所有       備案號:京ICP備15056973號-2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北二分

老司机久久精品最新免费